靖州美图美文:飞山顶上有神仙
| 招商动态 |2016-11-23
许平 摄影
“为爱飞山好,清樽对日斜。云间双石壁,天外几人家。倒影欺红树,余光印白沙。边城严角鼓,还起复栖鸦。”历代文人墨客吟咏靖州飞山美景的诗词佳作众多,最爱明朝知州许檖的这一首《飞山夕照》。
初冬天气里,和朋友沿古道徒步登临飞山宝鼎,曾经令游人趋之若鹜的格桑花早已枯萎,傲立苍穹的千年银杏枝头树叶金黄似火,落叶锦缎般铺满了树下,一地繁华,映衬着枝头挂满的香客祈福的红条带,竟是一种触目惊心、耀眼炫目的辉煌,淡尽世间岁月沧桑。
许平 摄影
苍天辽阔,白云悠游,千年古刹方广寺,赭红色的山墙两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佛家偈语凛然在望。山墙正中青瓦重檐白墙的门楣之上的繁复镂花石刻,有山水之间人物悠闲对弈,有四爪神龙照壁,有童子抱鲤鱼,弥勒佛端坐其上,慧眼洞悉世间万象。每次走近古刹,庙门上的古老楹联“北极无双苑;南湘第一峰”,总给我一种登临仙界的恍惚和虚幻。
朋友说,每次只要迈步踏进方广寺,便有一种心神俱宁的感觉。无事的周末,她喜欢上飞山去庙里听老和尚、小师父讲讲佛祖菩萨的事、讲讲庙里香客的事,或者什么也不做,只是坐在大殿的廊下陪着庙里那位和颜悦色的老年女居士说说话,听听风吹过的声音,看看云飘过的影子,太阳倏忽就从东到西,该下山了。
许平 摄影
朋友是个奇女子,入世游刃有余,出世六根清净,一身气质超凡脱俗,精神境界高高在上,不恋名利、不慕虚荣,待人至诚、春风化雨,家庭和睦、伉俪情深,在我看来就是个世间少有的神仙姐姐,真心顶礼膜拜。
佛渡有缘人。我知道自己慧根太浅,跟佛门的缘份尚远,却也愿意跟她同去庙里偷来几分清修的禅意,兑减几分俗世的浊气。我也很想远离尘世喧嚣,在悬崖飞瀑、万木葱郁的山中,伴着鸟语花香,走一条只属于自己的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路。我也渴望专注一境,身心安宁,远离浮躁,以佛家的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生的觉悟。
许平 摄影
朋友却说,佛经有云,一切生死烦恼之苦果,皆因众生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感招而来的。一个人在红尘俗世里盘桓日久,偶尔去到佛门清静之地,接受一晌梵音钟罄、古佛青灯的熏染,有助回归本性,不至迷失自我、自寻烦恼。无所谓慧根深浅、佛缘近远,入世之人才会有真正出世之悟,若是无名无禄,纵使一生守着山水独活,又与岁岁枯荣的花草何异?所以凡事随心就好。
为此,我便轻松了许多,安然于自身的凡俗,不再苛求生命的因果。
飞山,对于每一个靖州人来说,自是了如指掌,熟若至亲,但设若是一个靖州之外的朋友读到拙文就未必知我所云了。因此,窃以为还是有必要对飞山的形貌赘述一二。
飞山位于靖州县城西隅,距城区5公里,海拔仅744.3米,然而古诗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飞山自古乃神仙洞府、南湘奇峰、楚南名山、宗教圣地,是秀美边城靖州的美丽城徽。
湘西南的山都是峰峦重叠、相互交错、山环水复、绵延不绝的,飞山却是绝不绵延,显得十分与众不同、独特神奇,他是在一片辽阔的肥沃原野上拔地而起、巍然矗立的独立山体,山势十分险峻,整个山体四面都是悬崖绝壁,山顶却又平旷得足以操练千军万马,又恰如天造地设的点将台似的在山顶中间突兀地耸立起髙而尖的两座小山峰,三座古老的庵寺雄踞在峰巅,从远处看飞山就像一顶王族的皇冠,王者气派,摄人心魄。
许平 摄影
关于飞山的传说很多。我记得的说法是,盘古开天辟地之时,云冈十二神峰在集体迁徙之时途经靖州地界,其中一座小神峰因贪恋靖州这地方四面青山绵延,中间一处开阔肥沃的盆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又正疲于继续飞翔,就偷偷从云端降落,留在了靖州州城西门外的旷野田畴里不走了。由此,飞山乃是一座神山,一尊神仙的化身。
飞山的美是一种高山仰止的大气磅礴,比如彩霞满天、金光万道中法相庄严的那一抹宏伟剪影;比如冰雪覆盖、银装素裹中寒冷凛冽的那一山玉树琼花;比如久雨初晴、云蒸霞蔚中云翻雾涌的那一阕天上人间。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如我等胆小谨慎、怕苦怕累的凡俗之辈,从来只能从那些勇敢者采撷的精美镜头里分享画图。至多亲身领略一番飞山的万木葱荣、山花烂漫、飞瀑流泉、鸟唱虫鸣、红叶似火、天高云淡,倒也别是一番柔情似水。
许平 摄影
飞山过去仅有羊肠古道崎岖通行,虽如今政府新修了盘山公路直通山顶,仍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隘。由此其乃古代兵家必争之要塞,并因缘际会于唐末五代十国天下纷争之时,诞生了一位扎营飞山、保境安民、为民造福的千古人神“飞山太公杨再思”。
沿着古道上飞山是最为便捷直接的路径,飞山古道蜿蜒在山脊上,近乎一条从山脚到山顶的直线,政府整修后的飞山古道共有青石台阶两千六百八十九级,到达山顶耗时约半个多小时。漫步飞山古道是一种真正的回归田园山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初冬的飞山古道别是一番豁达旷远的景致,沿路山坡依旧可以看到盛开的各色山花,可惜除了白色和黄色的野菊花,其余则叫不出名来,只能惊艳。稍微留神,你会发现飞山极具人性和谐之美,沿路的每座古老山神土地庙里,端坐着土地公和土地婆,土地婆的手里还搂着小小婴儿,神仙眷侣和乐美满。这让我又想起以这座山为名的神“飞山太公”,回溯千年岁月,这个神还是人的时候,带领这方土地上的人们不屈不挠、苦苦追求的不也就是无灾无难、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爱的寻常幸福吗?这种返璞归真的简单生活追求已经内化为这一方山水人事的秉性气质。
许平 摄影
自古以来,飞山庵寺林立,古迹甚多,有四十八庵之说。半山崖壁上的白云洞岩壑嵌空,如鬼工削成,下筑精舍数楹,溅流飞檐,晴天亦雨,洞外翠柏三株,洞顶“白云洞天”四字古韵卓然,清晰可辨。山上除了方广寺外,还有天界灵祠、灵官殿、头宝鼎庙、三宝鼎庙,古遗址尚存松林禅云、天池等。方广寺前正南曾有青石砌成高约丈许的南天门,门额上书斗大四字“南天胜景”,两边精镌八洞神仙图,殿后有三清寺、灵宫殿、望虚亭等,前面还有半仙亭、小天门寺、大天门寺和摩真庵等,然如今早已消散在历史烟尘之中。不过,如今政府着力打造飞山宗教文化品牌,招商引资修建了辉煌的飞山禅寺、大雄宝殿、藏经阁、钟鼓楼、放生池、巍峨的山门牌坊,佛寺层层叠叠、金碧辉煌。
或许人到中年的缘故,我跟朋友一样都有恋旧情结,年轻的男女游客们上山多直奔辉煌的飞山禅寺而去,我们却是进了古刹方广寺就迷上了里面千年钟罄经文澄滤得淡而又淡的古旧光阴。见识过不少大小旅游景区寺庙的所谓头柱香、高香、平安香,总觉得这座庙才是真正的佛门净地。每见有人进到庙里烧香求签,老和尚总是温言细语,释疑解忧,有无功德香火上供,并不介怀,末了担心某人满腹心事、心结未解,还要殷殷叮咛嘱咐一路送出庙门外来。若是上山之人饥渴求助,伙房有油盐柴米,园里菜畦一片碧绿,尽可自己动手解决温饱。朋友已是庙里的常客,跟老和尚和小师父打个招呼问声好,得知老年女居士恰巧有事下山去了,就进到伙房动手生火做午间斋饭,老和尚师父念经打坐功课做完,陪着我们去菜园摘菜,亲手示范说,大白菜不能连根拔,最好这样用菜刀切下,留一圈重瓣的菜心底,来日雨露滋养便会长出新的白菜苔来。并指给看,旁边的菜蔸上果然已长出一团绿绿的菜心来。我便想起时下推广的再生稻,道理都是一样的,留有余地便有生机。
仁者乐山,山是平静淡然的,不为外物所动。山不役于物、不伤于物,无忧无惧、无喜无悲,所以永恒。菩萨最仁,故而总是清居深山庙堂。老和尚师父说,我佛慈悲,普渡众生,并不是要世人迷信菩萨的法力无边,而是要引导人们一心向善,世人要是做到了善心行事,一切灾祸自然消弭。山最完美地诠释了仁者的厚德载物,花草树木,鸟兽虫蛇,繁华生长,万籁自由,方显不仁为大仁,不图为大志。想来,礼佛之人讲经说法、释签解卦,一言一行乃是替神仙菩萨说话。引导世人向善,更需要庙里的活神仙。
头宝鼎上庵寺旧有楹联“望去当头唯有月;数来对面更无山。”我站在飞山之巅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气,体味的是前贤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和寂寞。“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想来,做一个修行之人也是需要德行、勇气和毅力的。遥想千年之前,那位金盔红缨、白马银袍,叱咤风云的诚州刺史杨再思,真的曾经站在这脚下的土地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吗?若只是传说,山下飞山大庙里,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赠联:“澄清烽火烟赤胆忠心昭日月,开辟王化路宣仁布义壮河山”,大明参将黄焘“惠此南国”、“威镇渠阳”的褒奖,却又毋庸置疑地佐证了那一段辉煌的历史和再思公的英名。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作为一个中年的靖州人,对于飞山的感情已经掺进太多生活的苦辣酸甜,欲说还休,那是一种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平淡相守。红尘摆渡,情归何处?人生如梦,心于何宿?曾经为爱,百转千迴,点一盏心灯,写一段地老天荒。明月小楼把盏吟风,晨钟暮鼓相思情浓;陌上看花天高云淡,对唱诗词数尽流年。曾经一往情深、千山万水、路途迢迢地去寻找心之所愿,结果却是耗尽心力、伤痕累累。那个彩霞满天的黄昏陌路独旅,携一身风尘一身疲惫,远远望见了天边伫立的飞山,孤心苦旅终有所依,于是放下一腔执念,让往事消散在风里,永不为外人道。
一个相熟的文友将飞山比作靖州的城市客厅,深以为这是一个很有人间烟火味的比拟,具有积极入世的豪迈胸襟。朋友说,我却更愿意飞山保持出世的高远深邃,让世人永远有着神秘的向往、心有皈依。
小编:陈小帅 微信:15576547890